【來去看看~】譚盾的「水之受難曲」


受難曲

大約四年前,中國出生的紐約作曲家譚盾先生帶著懷孕的妻子到產科進行超音波檢查。即將為人父的他,看著影像中在羊膜水浮動的胎兒,聽著胎兒的心跳聲音,譚先生回憶著說:「突然間我聽到美妙的水聲,理解到這是所有人類被聽見的第一個聲音。這是在那之後,為什麼我強調一切必須從水開始的原因。水是開始,也是結束,但結束又是個開始。這就是復甦的意義。」

譚盾演出的樂章是受到奧勒岡巴赫音樂節(Oregon Bach Festival)音樂總監海慕特·瑞霖(Helmuth Rilling)所委託創作的。為了慶祝千禧年與巴赫逝世250週年紀念,瑞霖先生要求四位首席作曲家(其他三位是Osvaldo Golijov、Sofia Gubaidulina 與 Wolfgang Rihm)書寫巴赫傳統的受難曲。巴赫留傳至今的受難曲是根據馬太福音與約翰福音所書寫的,是合唱與管弦兩種曲式格局的根基。譚盾並非基督教徒,對於表達基督教的中心史詩,雖然一開始感到非常緊張,但卻也「非常興奮,因為這個曲目是如此有影響力與感染力,且具戲劇性的故事。」他繼續說: 「我心裡想,我們同在一個地球村,應該將這個如此強而有力的故事分享出去。因此,我接受了這個挑戰。」

就在上星期五,譚盾利用水作為象徵與聲音,在每年兩週的巴赫音樂節,演出這充滿熱情的戲劇化曲目「水之受難曲(Water Passion After St. Matthew)」,成為他的美國首演場。譚盾說:「我曾經住在水邊、在水裡玩耍、聆聽水聲。」他回憶起中國鄉村的迎春波水節,也想起村民在河裡洗米、洗衣服,甚至洗澡。在創作過程中,他發現馬太福音充滿水的暗示,具有復甦(從沈澱到蒸發的過程)的隱喻,同時他也注意到耶穌受難曲中耶穌受難的故事與他自身佛教傳統之間的聯結。他認為兩者同時有為他人待罪,在下輩子得到好報應的隱喻。

雖然譚盾的「水之受難曲」源自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但不具管弦樂、紀念性音樂與直敘事等傳統標準。樂章的一開始,是男低音布萊恩特(Stephen Bryant)與女高音伊莉莎白·克許(Elizabeth Keusch)所演唱的幾段福音歌曲片段與對話;接著,三個打擊樂演奏者表演時而迷人,時而爆裂的曲目;之後,天籟般的合音(演唱者以泛音唱腔,配合西藏指鈸敲打節奏);中國民俗樂器;一小段電子音樂;超越時空的小提琴與大提琴獨奏樂章(由小提琴家Todd Reynolds與魅力大提琴家Maya Beiser共同賣力演出);最後的一陣沉默。

串接整場的元素是水。17個大型透明水缽以十字型排列在舞台上,聲音與光線從下方竄出,將水波的形狀投射到天花板。打擊樂演奏者以手撥弄水花,在水裡抖動石頭,敲擊鐘,並將鐘浸入水中改變音高(這是譚盾的音樂偶像John Cage所發明的一種音樂技巧),將沙到入水中,撥弄浮游在水上的磁碗。在受難曲驚人的結尾,全體樂師移動到發光的水缽旁,用手撩動水波,然後將水塗抹在身上。舞台的燈光漸暗,只剩下十字型排列的水缽,以及缽中發光的金色液體在黑暗中潑灑、閃爍、搖曳,猶如在水中燃燒的十字架。

這些視覺與水體組成元素是「水之受難曲」的基本要素。譚盾想像光線設計,並為樂師編舞,同時也書寫音符,甚至舞台方向都出現在他的樂譜中。戲劇性的元素反映譚盾想要融合西方古典音樂與中國戲劇傳統的慾望,就如同他在近期的許多其他作品一樣,其中包括他星期天指揮演出的兩個「管弦樂舞台劇」作品,以及電影得獎作品「臥虎藏龍」協奏曲。古代村莊的儀式,讓孩提的他神魂顛倒,加上他20幾歲時在京劇中的表演(身兼音樂家、演員與導演),是他在1986年來到紐約發展,之後贏得當年最具天賦與原作創作者榮耀的養分。

從純音樂來看,譚盾的「水之受難曲」可能讓許多西方樂迷渴望得到比清清如水的無糖飲料更多;但從音樂劇的效果來看,該作品確實具有許多有力的關鍵性美麗時刻。

令人愉悅的巴赫音樂節,奧勒岡陽光普照、室外清涼的夏天,但Silva 音樂中心內2,500個座位座無虛席,可以看出觀眾熱愛這個作品,也喜歡譚盾的其他作品。近年來,音樂節委任過數位作曲家創作新作品,如阿根廷作曲家Golijov先生與愛沙尼亞音樂家阿福·佩爾特(Arvo Part)先生;除此外,也贊助兩年一次的新音樂發表會,今年則是由加拿大的年輕駐站作曲家Murray Schafer取得發表新作的機會。

一直持續到星期天的巴赫音樂節亦贊助以戰爭狀態的和平為主題的新讚美詩歌音樂會(今年是由來自波特蘭的新音樂合唱團Third Angle與the Oregon Repertory Singers擔任演出);除此外,1998年音樂節的波蘭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的默禱音樂作品《Credo》。傳統個人曲目,則是由瑞霖挖掘的新星-低男中音Thomas Quasthoff高標準演出,他在1995年美國首度演出後,受到矚目。

雖然奧勒岡巴赫音樂節在某些方面仍舊非常保守,但這個有30年歷史的古典音樂組織,仍舊在它的創始人瑞霖與執行總監Royce Saltzman的努力下,運作得體,持續以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這次是被水所震撼了!!

文字: Brett Campbell

原始文章來源: WSJ

翻譯: SHUYI WANG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