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新宿の目


「該如何表達『新宿』這個怪物源源不絕的能量流動…? 就是這個眼睛! 注視著時光流逝,思想改變,屬於當代的每個小細節… 將歷史帶到21世紀… 或者只是凝視無限遠方的時空。我想,像這樣的眼睛最適合新宿副都心的關鍵據點 – 速霸陸大樓。」

~~宮下芳子 (Miyashita Yoshiko), 1969

橫跨數個街廓的新宿車站是日本東京人潮最多的車站。藝術家宮下芳子的雕塑作品《新宿の目(Eye of Shinjuku》鑲嵌在新宿車站西側出口廣場,前速霸路總部地下一樓,車站與西側商業區出入動線的醒目地點。每日匆匆過往的人潮,極少注意到這個雕塑的存在,或看過它的全貌。然而,《新宿の目》,在新宿車站,從不停止凝視…

羅蘭•巴特是這樣形容日本的車站:

「車站,猶如巨大的有機體,盛裝著高速火車、都市列車、地鐵、百貨公司,以及一整個地下商場;而車站,賦與這個地區地標特質,根據某些都市達人的詮釋,讓這個城市有了意義,能被閱讀。日本車站有千萬種功能,從旅行到購物,從服飾到食物,列車似乎可以直接通往鞋店。…」

1923年,關東大地震,三分之二的東京幾乎全毀。經過數年重建,1930年的日本東京已經是世界第三大城市,僅次於紐約與倫敦,容納人口高達500萬人。在這段重建過程,亞洲第一條地鐵在1927年從淺草駛入上野,不僅是日本帶領亞洲進入現代化的象徵,同時藉由交通運輸模式的改變,宣示東京市區高密度發展的未來。

今日,東京市密密麻麻的地下鐵路網,幾乎每個街廓都有車站出入口。其中新宿車站(新宿駅)每天攘往熙來,將近4百萬人口在此交匯、離散,是金氏紀錄中最繁忙的車站。新宿站結合各式各樣的運輸模式,是不同層級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節點,包括JR電車、地鐵、私營鐵路、巴士等,共36個月台、200以上出口通往附近的大樓、購物走廊、百貨公司。猶如巴特的描述,車站已經不再只是單一運輸功能,而是以車站為主體,延綿數公里的有機成長,尺度之大,讓旅客在站區迷宮內四處遊走,進出附近大樓,殺時間、購物、上班,可以完全忽略站體外的世界。

新宿車站東西兩側截然不同的發展,是造就今日多元新宿的推手。東側至今仍舊可以看到1930年代有機成長的不規則巷弄,深具生命力的生活型態,以及戰後中產階級新住民所帶來的多樣性織理。車站西側雖然是依循1930年代的城市規劃藍圖,卻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出1960年代以後,充滿事實驗性的構想,融和金融、藝術、政治的發展需求,成為現代化生活的符徵。

1969年11月,由日本藝術家宮下芳子創作的雕塑作品《新宿の目》,出現在新宿車站西北側地下廣場,進入速霸路總部(2011年出售給小田急電鐵)的出口處附近,從車站西出口前往東京都廳、新宿住友、Mode學園蟲繭大厦(Mode Gakuen Cocoon tower)的必經之路。這個以玻璃為主要媒材,高3.4米、長約10米、厚0.3米的雕塑,如巨型眼睛,鑲嵌在步徑側牆上,注視每日由此進出的百萬人潮。

1960年代的新宿車站西側尚未高度開發,東側地區則是來自鄉下的青年們安身立命的地方,其多樣性是由授薪階級、藍領階級、歌舞伎廳、…等社會底層的社會資本所累積。就在《新宿の目》作品完工前半年,日本青年反(越)戰抗爭如火如荼地在新宿車站西側地下廣場舉行,從1969年2月到7月,青年團體「Folk Guerrilla」每個星期六在站外廣場上,以平和的音樂表演,表達對於戰爭的不滿。由於參與的群眾越來越多,幾乎佔領新宿車站西側整個廣場,最後政府以違反「交通安全法」,暴力驅離聚集的群眾。《新宿の目》無疑是社會反作用力的沉默抗議。

廣場 – 這個陌生的名詞,其所蘊含的公共性與社會性概念在反戰抗爭中發芽。《新宿の目》的設置地點恰好位在長達60公尺的新宿地下廣場的一側,巨大的中央眼球反射光線與人潮流動,如同萬花筒一樣,旋轉變化。似乎在見證歷史,提出抗議的聲音。

《新宿の目》安靜地佇立在繁忙的新宿,隨著人潮流動,變幻色彩與光影,凝視~~

參考資料:

Barthes, R. (1983). Empire of Signs.

LATELIER

THROW OUT YOUR BOOKS

圖片來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