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流浪到~】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

自古至今,水資源一直扮演著關鍵角色,足以影響一個文明的興盛與衰亡。如同水資源研究學者梅斯(Mays)所說:「水資源的永續是指有足夠的好水質,支撐人類與生態系統的需求,並在人類遭受到自然與人為因素的災難時,尚能保護人類免於最大損害。」換句話說,永續的水資源,不僅能滿足當下的需求,甚至能經受無法預測的未來挑戰。如此一來,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儲水槽成了不斷地提供灌溉、民生飲用的重要來源。

傳說西元前658年,一群來自梅加拉城(Magara)的拓荒者,聽從德爾斐神諭,預測他們會在黑海附近發跡,繁榮後代子孫。於是在拜薩斯王(Byzas)的領導下,他們不顧一切,殺牛敬拜,預備前往。當第一隻烏鴉俯衝叼走一塊肉,並將那塊肉丟置在博斯普魯斯岬(Cape Bosporus,現今Seraglio Point)時,這些拓荒者將烏鴉的行為視為神的啟示,在哪裡建立了拜占庭小鎮(Byzantium)。小鎮歷經羅馬時期(330-395)、拜占庭時期(395-1453),以及奧圖曼時期(1453-1922)等三個王朝數百年的族群撕殺,從繁華到平凡,甚至因為戰亂被夷為平地。發展至今,成為俱有豐富歷史的伊斯坦堡。然而,伊斯坦堡舊城三面陡峭、遍佈石礫的峽灣地形,雨水流失成了羅馬與拜占庭王朝的大考驗。根據考古記錄,伊斯坦堡地區至少有上百個儲水槽,其中以位在伊斯坦堡最重要歷史發展與考古區Sultanahmet區內的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土耳其語是YerebatanSaray)最宏偉。

早在西元前4000年的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已經藉由水圳將水引進儲水槽,甚至收集來自天上的雨水,開始有了儲水概念。直到羅馬時期演進先進集水技術,輸水系統規劃,都市防災功能,才更有效地系統性管理水資源。羅馬時期的儲水槽通常建造在地底下,以磚造柱列支撐水泥穹窿頂蓋,如同地下柱列殿堂。有的儲水槽甚至設有小門供水循環,以及清洗時使用的泄水凹面出水口設計。拜占庭時期承襲羅馬王朝的地下水力系統技術,但在材料與形式上有些許不同,如以磚造穹窿取代水泥穹窿,以大理石柱列取代磚造柱列等。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位在著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西南方不遠處。在第五世紀初建時,只是單純的公共廣場Stoa Basilica,南側有個八角形圖書館,作為大學教室,以及攤商、書商設攤使用。西元476年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圖書館與廣場攤位。雖然拜占庭將領伊鲁斯(Illus)迅速重建,但在532年因叛亂混戰,再度燒燬。直到第六世紀初,查士丁尼(Justinian)大帝才在隆柴努斯(Longinus)重建的結構體下方挖建地下水宮殿,作為皇宮專用儲水槽。水宮殿的水源來自君士坦丁堡西側的Marmara冷泉,歷經第10世紀任其毀壞,終於在第12世紀成為廢墟。第15世紀時,開始有住宅、回教寺院建築在荒廢的儲水槽上方,日後成為密密麻麻的居住社區,使得儲水槽的結構受到嚴重破壞。

這個長140公尺、寬70公尺,儲水量高達85,000立方公尺的長方形結構體,是由森林般的柱列與交錯的穹窿架構而成,四面是以厚達四公尺的磚牆保護。結構體內共有336根9米高的大理石柱,以柱間距約5公尺排成12列。這些建築材料多是從其它建築拆建而來,重組再利用,例如來自第六世紀拆毀的老狄奧多西凱旋門(Great Theodosius Triumphal Arch)的科林斯式柱頭柱列。除了柱列與象形文字石雕外,結構體內佈滿孔雀羽毛紋飾或淚珠紋飾的柱子,以及位在柱基的兩處巨大美杜莎(Medusa)人頭像最受到矚目。這兩尊羅馬時期美麗的美杜莎人頭雕像,或上下倒置,或左右頃斜,令人匪夷那個以巨大尺度為重要目標,視覺美感居次要地位的年代。

如今,儲水槽已經逐漸被現代化的水供應系統取代,但古文明先賢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發展出來的傳統智慧,卻讓當代的歷史考古學者嘆為觀止。在1830年以前,地下水宮殿或多或少持續其原始功能,到了1934年,但由於毀損過度嚴重,荒廢的水宮殿只允許好奇的冒險家乘船進入如同森林般的柱列間探訪。根據1930年代水宮殿上方木造建築內的住戶訪談,家戶可以透過地基水井般的小洞,將肉品儲存在冰冷的地下,或在夏天時將西瓜以繩索吊入水中透涼。1985年伊斯坦堡大都會政府開始地下水宮殿的修護計劃,並在1987年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伊斯坦堡歷經多個輝煌王朝,長時間的歷史累積反映在有機成長的城市與建築載體中,形成今天城市裡處處可見不同時期的建設、疊層與措置。參訪者來到這個古老城市,走入地下水宮殿,想像它如何滿足當時伊斯坦堡內50萬人口一年以上飲用水的同時,呈現在眼前的是,其實是那超越三維平面的城市身份。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原始圖片來源: Originally VIA


參考資料:

Mays, L. (2014).Use of cisterns during antiqu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for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ility.

Altinuluk, Ulku. (1991). Yerebatan: Subterranean water palace.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