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 Picasso’s Guernica

「你認為藝術家是甚麼? 只有眼睛、別無他物的蠢蛋畫匠? … 正好相反,藝術家同時必須是個政治體,持續知覺世界的變化,無論是可怕、尖銳或美好的,並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因此一來,藝術家如何能躲藏在象牙塔內,冷漠面對周遭的人事物? … 畫作本身就是攻擊或防衛敵人的器具。」~~畢卡索1945年手稿。

【來去看看~】【來去看看~】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 Picasso’s Guernica

2003年2月,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克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在紐約聯合國大廈安全理事會會議廳外舉行記者會,說明對伊拉克進行攻擊,原本掛在背景位置的畢卡索畫作格爾尼卡(Guernica)複製掛毯,因為反戰內容的敏感性,大會決定以藍色的臨時背景遮蓋它。一時之間,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喚起大眾對於戰爭所帶來的殘酷事實,以及無辜老百性的束手無策等記憶。

時空轉換,1937年4月26日德國、義大利聯手轟炸西班牙巴斯克小鎮格爾尼卡(Gernika),警告支持西班牙共和黨的巴斯克人。由於,整個過程出乎意料之外,且在傍晚進行,當地一般民眾死傷無數。國族主義者雖然試圖掩蓋這個攻擊行動的消息,但西方世界的媒體不斷報導,引起畢卡索的反戰回應。格爾尼卡成為老百姓受到戰事波及受難的代名詞,整個攻擊行動則成為193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主題館的畢卡索經典作品內容。

畢卡索的「格爾尼卡」油畫作品,長776公分,寬349公分,以德、義軍隊對格爾尼卡鎮的軍事轟炸為主題,表達戰爭中無辜老百性失去親人、士兵陣亡、動物受到驚嚇、…等現實狀況,以及積極的未來希望所在。西班牙是畢卡索的故鄉,身在巴黎,除了對國族主義者的不滿,表達個人對於國家的熱情外,更想以畫作作為溝通的工具,引起大眾對於戰爭的反彈,因此,畫面中到處隱藏著對不公義社會織理下的文化嘶喊。

受到超線實主義(Surrealism)的影響,畢卡索在創作「格爾尼卡」時,廣泛地使用彌諾陶洛斯(Minotaur)人身牛面的圖騰象徵,將屠殺的意象呈現在歷史評論西蒙•沙瑪(Simon Schama)所形容的「幽閉恐怖症的立體派空間(claustrophobic Cubist space)」裡。畫面中沒有任何與戰爭相關的符號,如飛機、戰艦、槍枝等,而是以黑、白、灰為主色調,在沉重的空間裡佈局,包括逃走的婦人與手中死去的小孩、受傷的馬腳下是死亡的士兵與手中斷裂的武器、目睹全景受到驚嚇手舉油燈的婦人、被火困住的人、…等。關於「格爾尼卡」的詮釋有很多種,譬如有人從牛與馬在西班牙的文化意義著手,然而,對畢卡索而言,牛就是牛、馬就是馬,所有的意義都是附加的,最後應該由觀賞者用他們的理解來詮釋。但確定的是,「格爾尼卡」是反戰的符徵與和平的具象,兩者的組合。

1939年西班牙內戰結束,以佛朗哥(Franco)為首的國族主義派獲勝,畢卡索拒絕將「格爾尼卡」送回西班牙,暫時將它寄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等西班牙恢復共和黨之後,再送回西班牙。在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時間,「格爾尼卡」不定時地出借世界巡迴展出。直到西班牙共和黨執政時,才歸還西班政府。基於,「格爾尼卡」在西班牙內戰時的政治性連結,1981年當畫作運送到馬德里時,是裝在防彈玻璃箱裡,以避免無法預期的狀況。1992年之後,「格爾尼卡」在西班牙馬德里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Centro de Arte Renia Sofia)長設展出。

「格爾尼卡」透露畢卡索對文化與政治環境的反擊,讓當時進入創作低潮的畢卡索重新思索、恢復熱情。畫中的社會性回應,怵目驚心,隱諱的圖騰與符徵,讓「格爾尼卡」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具普世意義。即使物換星移,畢卡索「格爾尼卡」仍舊成功地傳遞訊息、反映現象。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