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西西里馬車 – 兩個輪子的故事書


照片來源:Particolare di un carretto siciliano decorato con una scena di battaglia. Palermo, 1961 – Mario De Biasi per Mondadori Portfolio


西西里的二輪運貨馬車是源來自傳統生活模式的交通工具,陳列著故事與記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西西里馬車的起源。

二輪運貨馬車是西西里最為人知的民俗代表符徵之一,它是為反應實際需要而產生的交通工具,之後被轉形成文化傳播的工具。馬車的組成元件被運用在雕塑與或畫作上,用來代表西西里島歷史的某個時間點,或史詩故事或大眾信仰,進而創造出有價值的構建,許多移動式藝術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正宗西西里傳統的美。

西西里二輪運貨馬車與島的歷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但它並非一直存在,特別是羅馬帝國滅亡後,道路系統毀壞,兩輪交通工具幾乎無用武之地。直到19世紀初,馬車開始廣為使用;在這之前,所有貿易與運輸一般都靠海運。從那時起,馬拉車開始被運用在木材與農產品運輸,例如一袋袋穀物、豆類、柑橘類、杏仁與酒桶。20世紀晚期,隨著汽車受歡迎的程度增加,馬車的運輸功能降低,然而,但就像我們今日所見,它仍舊在流行感與遊客身上俱有某種程度的魅力。


照片來源:Carretto siciliano con cavallo. Palermo 1961 – Mario De Biasi per Mondadori Portfolio


馬車或許相當小,但因為每個零件必須位置準確,加上造型、結構與裝飾,導致這種複雜性需要一大群工匠與技術的配合。生產一輛馬車需要相當複雜的工作組織,涵蓋各種不同專長的藝匠。換句話說,它是許多商業行為的產品,包括雕刻者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木材,製造所有木造零件,例如胡桃木或山毛櫸;鐵匠負責所有精細的鑄鐵元素;車輪修造組合各種零件;畫家裝飾馬車體表面所有可以繪畫的部分(車身板是馬車可供繪畫的部分,會顯現出整體的樣貌)。

馬車繪畫有它自己的精確造型,例如景象中的所有人物會置放在前景,加上基本、有造型且簡單的景深。一般而言,人物是二度空間的,顏色通常很鮮豔,沒有陰影或細節。藝術的雕刻師與裝飾師會專注在創造力與精密技術,當面對馬車各面雕刻與後續裝飾的挑戰時,注意細節成了他們的口號。準確地說,即使一個單純的機械式零件,例如輪子,亦會成為俱有魅力的藝術作品。甚至可以利用許多鮮豔的色彩,在木材上雕刻出生動的戰爭景象。

雖然現在越來越少見,但因為技藝受到保護,從父親到兒子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因此這些匠藝知識並未消失。藉由藝匠家庭的傳承,這類非常豐富且複雜的技術,永續流傳。


照片來源: Workshop Franco Bertolino, artist painter of traditional sicilian cart. Palerme (palermo). Sicily. Italy. – MONDADORI PORTFOLIO/AGE


馬車是運輸工具的一種,融合了功能性與故事傳說,是流浪的圖片書,傳頌不同故事、文學、宗教、或騎士事跡。在車體不同部位作畫的風俗,之所以成為一種傳統,是因為它滿足許多功能,包括它是一種保護形式,讓車體木材可以保存較久;由於圖畫(通常宗教性)被視為吉利的象徵,俱有保護力,會去除噩運與負面事件,因此具有迷信的功能。畫作亦能用來廣告,尤其是那些俱有商業功能的馬車,會因此吸引潛力客人的注意,並且可以顯示馬車所有人的財富與階級象徵。西西里馬車的特色來自於對裝飾的「狂熱」,整個馬車充滿豐富的形式與顏色,甚至馬匹本身;以及一種想要極度表現顏色與裝飾效果的慾望,使得整座馬車像個氣勢非凡的顏色爆炸圖。在不同地區,馬車有不同的形狀與顏色,例如巴勒摩(Palermo)地區的馬車是梯形,加上黃色背景與幾何裝飾物。相反地,卡塔尼亞(Catania)的馬車是長方形,加上紅色背景,以及特殊、複雜的細部裝飾物。

一路走來,馬車逐漸失去它原本的貨物運輸目的,已經變成民俗的一部份,俱有象徵性價值,是個瀕臨絕種的風俗與傳統。今日它是工匠藝術的主題,是島上流行文化的象徵。最近馬車被用在慶典與特殊活動中,經常在公共活動中出現。其中最知名的是卡塔尼亞省特雷卡斯塔尼(Trecastagni)市S. Alfio小鎮的活動,馬車會在晚間從卡塔尼亞,以及周圍地區離開,在清晨到達村裡的廣場集合。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西西里馬車的歷史,在巴勒摩省的泰拉西尼(Terrasini)與卡塔尼亞省的布朗特(Bronte)各有一個馬車博物館,保存這個典型西西里傳統的記憶。

原始文章圖片來源: D&G~DISCOVER

翻譯: SHUYI WANG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