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搶救被遺忘的中國土樓建築


Image Source: NG


Image Source: WelcomeToChina


Image Source: BackyardTravel


Image Source: SocksStudio

位在中國東南方福建省的土樓建築,是中國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歷史建築。圓錐體建築形式看起來像是羅馬競技場與甜甜圈的混合,圓周是住宅,環繞著位在中央的公共中庭。然而,許多土樓建築正受到威脅。

目前約有46座大型且重要的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歷史襲產,尚有3,000多座土樓沒有受到類似保護。因為居民移往經濟機會較多的大城市,許多土樓因此廢棄,幾乎無人居住,逐漸毀損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土樓襲產登錄是為了保護這種「傳統建築的特殊案例,其功能說明了一種特殊的共同居住模式。」根據教科文組織的解釋,土樓設計是防衛性結構的理想形式,同時,鼓勵社區共同生活模式。「這類建築體可以容納一整個宗親,建築體猶如村落單元,是眾所周知的『家族小王國』或『繁忙的小城市』。」

林禄盛(Lin Lusheng)在福建省內隴村內的陶述土樓(音譯: Taoshu)長大,對上述觀點深有同感,並身帶使命,試圖為這些經常被忽略的有趣建築設計,尋找起死回生的一線曙光。

自從2015年起,34歲的林禄盛開始了「HaoCuobian」計畫,福建話「好鄰居」的意思;並將募款所得花在陶述土樓修護,以及教育目前尚居住在土樓內的住民關於土樓襲產的重要性。

他回憶土樓的設計,以及它促進社會互動的力量。他說: 「土樓讓我知覺到社區感。小時候,如果父母必須在田裡工作,小孩會到鄰居家吃飯。因此,小孩子到別人家敲門,邀請朋友一起吃飯或玩耍是很平常的事。這是現代社會裡缺少的。」



Image Source: Amoytrip


Image Source: MediaLicdn

好鄰居

土樓在中國東南的福建省是非常珍貴的。第一座土樓建於宋朝末期(西元960 – 1279年),由北方逃至南方的客家人所蓋;這些人是因為社會不安定或躲避北方戰爭的各式移民。林禄盛說: 「這些人因為窮困,無法對抗當權者,因此選擇在鄉村地區落戶。他們必須倚靠自己的力量,建造自己的宗親住宅。」

這種形式的住宅可以容納800人。通常樓高三到四樓,是利用混合的黏土所建,有些用木材做防禦外牆,再層層加上巨型竹子使它更牢固。土樓通常只有一個進出大門,引導至主要中庭。跟林禄盛一起進行陶述土樓修護工作的廈門大學建築系學生林暐程(音譯: Lin Weicheng)說: 「土樓的牆非常厚。在古代,大門上方是水塔,避免侵入者會在大門放火。據說土樓有地下通道,用來逃離土樓使用。土樓內有水井;大一點的土樓有小型種地,種植蔬菜、畜養家畜。有些巨型土樓裏有蓄水池,可以維持住戶二或三個月的生活使用。」

雖然每個家庭有獨立的住宅單元,住戶還是會在中庭舉辦慶祝活動,例如祭祖、婚禮,以及每日生活的正常社交。土樓的形式使得社區間的關係緊密。從現代標準來看,土樓的設備近乎簡單,但對建造土樓的客家人而言,住在土樓是成功的象徵,因為只有付得起建造費用的人,才住得起土樓。

福建人亦建造土樓,但客家人的土樓特色是長廊,經過建築體的每一樓層,這是福建土樓沒有的設施。雖然兩種形式的公共開放空間都在中央,但客家人的長廊,使得結構體更具公共性。林暐程說: 「這是文化因素。客家人是外來移民或來自北方的難民,在異鄉沒有安全感,因此,利用公共空間設計,讓大家在危險時刻,容易快速集結一起。」

逐漸消失的記憶

越來越多中國鄉村的青年人,從家鄉搬到城市。觀光取代農耕,成為目前住在土樓建築內居民的經濟支持。林禄盛說: 「年輕人不住土樓了,家園空無一人。這還不打緊,因為人們去城市工作,甚至新蓋的房子也幾乎空蕩蕩。」許多人在1990年代開始搬出陶述土樓,目前只有14個家庭,30人左右住在這裡。

土樓裡有太多林禄盛感人的成長記憶,希望這個進行中的工作,可以確保他記憶中的襲產不會在這代消失。到目前為止,透過間款與計畫獎助,他已經募得近12萬人民幣(約17400美金)。2016年,他完成陶述土樓修護,但所有工作仍在繼續進行。除了新的修護計畫外,他還在陶述土樓開設額外課程,教導30位學校學生關於土樓建築與區域文化。

他希望在未來成立一個新計畫,讓搬離土樓到城市的舊住戶,在學校放假的期間,將他們的小孩送回土樓居住。他接著說: 「藉由我們的教育課程,希望當地人更了解土樓,以及他們的附近環境。了解與自我認同是每個人對所居環境產生情感的重要因素。」


Image Source: Medias Photodeck


Image Source: ChinaDiscovery

原始文章來源: CNN STYLE

翻譯: SHUYI WANG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