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 傾聽世界的呼吸
天空淡藍雲朵點白 冬陽在窗外,無形無狀無憂無煩
只有風擺,世界才意識到自己的流動般
Janet Echelman在一個個城市撒下片片隨空氣翻騰的漁網,讓它們時時刻刻跟著世界呼吸,與自然呢喃,網住每雙過客的目光。
這位世界聞名的藝術家,其實大學後才決定踏上藝術之路。1987年,她到香港學書法和水墨畫,與東方文化結下深深的緣,然後她到印尼峇里島,結合傳統紡織創作當代繪畫。一場大火燒滅了她在峇里島的竹屋,這場大火送Janet回到美國教書,這一離開亞洲便是七年的時間。
直到Janet準備在印度開展卻遇到開展前作品始終沒有送達,看似山窮水盡的絕望時刻時,Janet跨越了盡頭,換個角度思考,她開啟了人生更寬廣無邊的旅程。
「既然期待中的沒了,就看看身邊有什麼吧。」
在近馬德拉斯的漁村停留的日子裡,每個傍晚Janet結束工作都會去海邊游泳,但只有那一天她看著捕魚的工人們將漁網拖上岸她意識到這美麗又古老的容器,原來材質不見得要堅固要厚重就可以創造空間。
她開始和當地的漁民們合作,編織漁網、染色,然後拉到空中成為風中呼吸的氣孔。
在有著輝煌航海歷史的葡萄牙Porto漁港,Janet撒下<She changes>(2005),圍繞作品的是流動旋轉的車潮及幾公尺外的蔚藍大海。一如作品名稱,它像漁網、像水母、也像空氣中的漣漪,而在居民口中,它是個紀念碑,提醒著他們曾經擁有的光榮。
這個柔軟輕盈流動形狀的雕塑與靜止的地面及速度加持的車輛畫出美好的景,在風吹日曬下擁抱環境,讓人聯想起溫柔堅強的母性和女性力量。但Janet說她並非女性主義者,作品散發出的母性其實超越人類的性別,它來自於人性,是宇宙生命的源起,就像海洋般承載億萬顆流動的生命種子,一切從這裡開始,最後或許也將回到那裡去,類似星空般的母體。
「我在佛教哲學裡發現很深刻的真實。看看我的雕塑,可以將它們解讀成對完全/虛空的隱喻。」
一張拉到空中的漁網,似乎除了觀賞再沒其他用處。它滿佈空隙,或許連一隻飛鳥都無法補獲,卻能真正的擁抱每陣經過的風而不被吹散,包容卻不失自己的形狀。陣陣搖曳中,人們有機會瞥見世界的美,日光閃閃下發現世界有灰黑的影,於是人們知道世界沒有絕對的對立,如同Janet所深信的,世界是寬容的接納所有。
在禪意與無為的東方思想外,Janet的創作裡更有著對不同城市的獨到體會與構想,2009年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人民公園亮相的<Her Secret Is Patience>有145英呎高,狀似當地天空常見的捲積雲,配上取材自仙人掌的顏色,完成作品像在沙漠中搖曳生姿的神祕女子,迷惑了炙熱下乾渴的感官。
「不同的色彩讓我能替我的雕塑表達想要的心情和內容。」
Janet設計了在一年四季裡色彩逐步改變的夜晚照明計畫,好在亞利桑納的極端氣候下提供一種緩解感,夏天冷調,冬天則轉為暖色系。雕塑各部位的燈光設計每一晚都不同,有些沒被照明的地方就像月亮的暗面,是沒被看見的神祕存在。在這座地勢險峻、氣候變化劇烈的沙漠之城,在現今大大考驗著人類集體生存的時代,Janet溫柔地吐出愛默生的詩句:「適應自然的步調吧,她的秘密是耐心。」(Adopt the pace of nature; her secret is patience.)
「我常觀察有機生物的形式及天氣的模式。我對流動的軌跡很著迷—藉著科學的幫助觀看自然。」
2010年起,Janet接受科羅拉多丹佛美國雙年展的創作委任,開始了長達三年的<1.26>創作。那年智利發生了個大地震,Janet在NASA科學家的文章中發現這個地震加速了地球的自轉,讓每一天的長度縮短了1.26微秒。這個驚人發現成了她創作的催化劑,開始蒐集智利地震引發海嘯浪潮的高度數據,製作出海嘯波浪振幅的立體模型(世界上沒有人開發過這種軟體系統,)最後她將模型以編織的型式完成創作。
掛在七層樓高的丹佛美術館屋頂,有機自由的形體像撒出後不知為何故瞬間收手的網。<1.26>使用的軟性材質靈巧輕盈,呼應著地球的脆弱與韌性,完全不帶環境保護議題常見的警示意味,「災難永遠都是重生的機會。」Janet深信著。每個黑暗艱難的時刻過後,地球都像失去了些人事物,我們自身也似乎被剝奪了什麼,但Janet認為,只要繼續感受,豔陽的熱,微風的清爽,並不會縮減半分,萬物的命運相同。
從最初的傳統手作編織漁網,到後來的電腦軟體塑模,Janet的想像力把創作的疆界推得更遠,在創作的路上她不孤獨,和廣泛領域人士如音響工程師、航空專家、NASA科學家等合作,拓展知識輔助創作。預計於明年完成的爲費城量身打造的作品是最好的證明,原子化的水粒子形成五英呎高的「乾霧」簾幕,用有色的燈光打亮,追蹤地底下新建的三個地鐵線,利用火車到達和出發的時間數據,啟動水粒子的作動。Janet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呈現都會循環的系統,並藉由科技讓雕塑真正地和城市的脈動連結,想必在那張柔軟似水的霧牆前,人們與城市的心跳都將跳得沈穩寧靜。
或許城市太違背自然,總給人緊繃的漂泊感; 或許世界太混亂,功利權名充斥人心。但在Janet作品的提醒下我們看到生命之流,不反抗不激進,正如她幾乎每天都會翻越的詩人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中一段美麗的話,「你不能計算時間,年月都無效,就算十年有時也等同虛無。藝術家不算、不數,只像樹木似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的立在春日的暴風雨中,也不擔心後邊沒有夏日來到。」
春天就要來,整個世界依然在風裡,無憂無慮地寂靜而廣大。
Janet Echelman於2011年TED的演講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