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戈壁沙漠裡的藝術走廊~敦煌莫高窟
【流浪到~】戈壁沙漠裡的藝術走廊
敦煌位在甘肅走廊的最西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據點,自古以來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鎮。千年文化洗禮,僧侶、哲人在敦煌郡附近留下數個佛教石窟;其中以莫高窟最壯麗、最偉大,猶如黃沙滾滾戈壁沙漠裡的藝術走廊,由南到北,隱藏在1.6公里長、50公尺高的石壁斷崖內,將近500個洞穴,超越3,000個雕塑與壁畫像,印記著千年來人類宗教、文化、歷史、社會…等的發展與文明。
西元前139年漢武帝令張騫出使西域(莫高窟第323窟),詳細記載西域的歷史、地理,開始中原漢人眼中的西域。他行走過的路線成了西域各族與中原地區貿易與文化交流的主要交通要道,亦即今日的絲路。漢武帝在西元前111年設敦煌郡,之後築長城、建要塞,一方面擴張軍事力量,一方面保障貿易的地位,將外國的物資,如藥物、香料、酒、地毯、檀香、駿馬、…等帶到京城,並將絲綢等物品販售到西方與印度。三國時期(222-280)的政治混亂,文人政客開始尋求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新殿堂,西域成為躲避戰禍的地點。受到印度佛教極樂世界所創造的精神境界影響,許多當時遠避敦煌的知識份子與哲人,潛心發展孔子哲學同時,修煉成佛成為另一個目標。敦煌石窟內的各式壁畫、雕塑、經書、…等,就是在這個紛亂的世紀(第四世紀)裡開始醞釀、建造與書寫。直到元朝時期版圖擴張,敦煌的戰略重要性不如以往,加上水源遞減,航海技術取代陸路運輸,絲路逐漸沒落,敦煌石窟在歷史洪流中被遺忘。
石窟修行的概念,來自西方,莫高窟內傳承著印度佛教的宗教與藝術,轉換、融和中國哲學概念,以及來往絲路的中亞文化。現存492個石窟,並非一次完成,而是歷經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朝等不同年代開鑿繪製完成,每個都是獨特的創作,完全不具同質性。完成於北朝的第257窟,中央是印度式「塔婆」,塔柱四週是佛塑像。塔柱腳落的塑像,是莫高窟留存最早的天王象。原為印度貴族造型的天王象,來到中國則變身為身穿盔甲的武者。窟內四週則是印度佛經教誨的壁畫,包括釋迦牟尼的前世九色鹿,敘述佛的教誨。第六世紀開鑿的第249窟,位在中央的主塑像身穿漢民族服飾,四週壁畫混合了中國與印度的傳說與藝術風格,顏色鮮豔,除了印度阿修羅之外,亦加入中國的神,如風神、雷神、雨師、劈電、羽人、迦樓羅、…等,共同守護位在四邊形扶斗式天井中央的印度摩尼珠。西元第五世紀開鑿的275窟,位在窟內中央的三米高的彌勒佛塑像,身上則批著中亞草原民族的衣著,呈現不同族裔對佛教的詮釋。
莫高窟透過藝術的語彙呈現。自從1900年,莫高窟重新被發現以來,石窟內的壁畫、塑像、經文成為宗教研究、壁畫修護保存、絲路歷史發展研究、…等領域的重要材料。以莫高窟為主要題材的敦煌學成了國際顯學之一,其範圍包含歷史、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語言、藝術、考古、科技、建築等多元範疇的現代化學科。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歷史襲產,是罕見的符合所有文化襲產要求(共六個)的文化歷史遺址,可見莫高窟在人文領域的重要性。
然而,莫高窟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窟內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的修護與保存。窟內中西合併的建築結構,混雜了粘土、沙土、植物等大地材料,壁畫則是以灰泥、礦物質顏料、天然著色劑繪製。這些歷史證據經過數百年黃沙埋沒的歲月,珍貴的物質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如顏色蛻變、灰泥剝落,甚至灰泥與塑像支撐結構剝離。雖然中國政府亦在1950年代即有專職單位,但效果不彰。1980年代許多國際文化單位開始協力修護石窟內的物質文化,如1989年進駐莫高窟的美國蓋蒂修護保存中心(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莫高窟的重要性持續吸引藝術研究與修復保存領域的目光,但由於數量過大,加上莫高窟的案例並非相關學術與專業界過去所熟悉的模式,對保存參與者來說,最大挑戰竟然是如何降低人為的侵入性破壞,亦即修護策略與手法的錯誤判斷,以及大量旅遊人口帶來的附帶影響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