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曾經不受歡迎的粗獷主義建築如何再度引領風騷?

【來去看看~】曾經不受歡迎的粗獷主義建築如何再度引領風騷?

戰後水泥建築被一般人認為醜無比但今日,這些粗獷主義建築又重新成為流行。

還有什麼命名選項比建築運動「粗獷主義」更奇怪?詭異的是,那些在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早期,設計勞工階級住宅與公有住宅的建築師們,卻非常開心地被稱為粗獷主義者。這個概念實際上非常難受到大眾歡迎。尤其是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粗暴對待的人們,如何能歡歡喜喜地住在這些粗獷的建築裡?

事實上,這個乖僻的名稱是法國水泥原料 – 粗糙混凝土(beton brut)的巧妙小把戲。這個材料在建築藝術家科比意(Le Corbusier)的手中可是個特別出眾、優美的建築材料選項,尤其是在地中海陽光照耀下。因此,當崇尚流行、滿臉鬍鬚的英國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漢姆(Reyner Banham)在超具影響力的Architectural Review雜誌頁面中首次發明粗獷主義者(Brutalists)這個字眼時,他指的是一群受到矚目的建築新起之秀,在創造戰後社會主義烏托邦的同時,挑戰他們眼中那極其根本、但垂死的1930年代中產階級現代主義。甚至挑戰那些新政府認可,具有魅力,嚴謹類型的英國建築,其中以1951年英國節(Festival of Britain)的主建築皇家慶典廳(Royal Festival Hall)為代表。

諷刺的是,皇家慶典廳已經被證明是最受到歡迎的戰後建築之ㄧ,它的魅力受到一般民眾的喜愛。相較下,粗獷主義建築群與藝廊則一般被認為陰冷潮濕,是不具人性的水泥建築怪物。諸如此類標簽,幾乎讓粗獷主義掛不住臉了。丹尼斯‧拉斯頓爵士(Sir Denys Lasdun)設計,1976年完工的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建築,像個巨大的水泥體,從倫敦南岸長出來,層層相疊,即使它的建築師確實開創出自己的特殊美學脈絡,從粗獷主義這個分類中脫穎而出,但因為它與粗獷主義有些共同點,譬如大量使用粗糙混凝土,因此仍舊被標識為粗獷主義建築。


位在北英格蘭蓋茨黑德鎮的Trinity立體停車場(Trinity Car Park),曾經出現在1971年米高•肯恩主演的驚悚片《復仇威龍》(Get Carter)電影中。2010年被拆除。(圖片: Keith Paisley/Alamy)

這個月的拉斯頓(Lasdun)百年紀念,再度將焦點放在粗獷主義的本質意義,為什麼它在這麼多國家流行,為什麼它的壽命如此短,為何在蕭條一段時間後,再度回到批判的競賽場,與現代主義、帕拉第奧主義(Palladianism)、巴洛克與新藝術主義等,相提並論。

事實上,這個現象自1990年代早期就已經開始出現。當年輕建築師、設計師與藝術家開始喜愛這些被唾棄的建築群,如埃爾諾•戈德芬格(Erno Goldfinger)建築師在1972年完成的31層樓高水泥建築體特裏黎克塔(Trellick Tower),其令人恐懼的粗獷外表,如今在曾經被視為不毛之地或波希米亞黑暗地帶的西倫敦,呈現出紀念性的幻象。縱使長期住戶對這棟有壓力的高層住宅建築存有矛盾心理,但住在特裏黎克塔卻成為藝術流行能力的表徵。


建於1972年,位在蘭僕林(Ladbroke Grove),壯觀的特裏黎克塔。(圖片來源:Getty)

愛戀建築體

多數英國人會同意威爾斯王子(Prince of Wales)的說法。他將位在普茨茅斯(Portsmouth)的粗獷主義建築 – 三角帽購物中心(Tricorn Shopping Center)形容成「大象便便上的黴斑腫瘤。」該建築由歐文•路得建築師事務所(Owen Luder Partnership)的羅德尼·戈登(Rodney Gordon)所設計,是城內主要商業發展計畫之一。英國的評論家兼播報員強納森•米德斯(Jonathan Meades)在衛報寫著:「戈登的想像力…非常豐富、有深度、不受傳統限制。處處存在著俄國構成主義、十字軍東征城堡、伊凡特(Levantine)天際線的影子。戈登單棟建築設計裡的諸多構想可以抵過大多數建築師整個生涯的創意。」米德斯稱他為「當代天才。」普茨茅斯在世界大戰時,曾受到納粹德國空軍(Luftwaffe)猛烈攻擊。

然而,其他觀察者可能注意到,三角帽購物中心與其他粗獷主義的「經典之作」一樣,多少歸功於納粹沿著法國大西洋海岸所建大型砲台的影響。這些砲台是由令人畏懼的托特組織(Todt Organisation)所建造的結構物,在1944年被同盟國佔領過,堪稱真正的粗獷建築。這些「經典之作」包括倫敦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伯明罕(Birmingham)中央圖書館與匹茲堡大學的法學大樓(Barco Law Building)。除此外,還包括那些較不重要但同樣有趣的建築,如位在亞伯丁(Aberdeen)的约翰·路易斯百貨公司(John Lewis Depeatment store)、北英格蘭蓋茨黑德鎮(Gateshead)戈登設計的Trinity立體停車場(該建築在1971年米高•肯恩主演的驚悚片《復仇威龍》電影中,佔有特殊的客串角色)。


位在德國漢堡市的二次世界大戰高射炮塔,由弗雷德里希•塔姆斯(Friedrich Tamms)設計。(圖片: Olaf Kowalzik,編輯特選/Alamy)

其他粗獷主義建築,諸如位在漢堡市與維也納市,由弗雷德里希•塔姆斯(Friedrich Tamms)設計的高射炮塔,跟1960年代的英國藝廊與大學圖書館非常相似。該建築師曾經參與太平洋壁壘(Atlantic Wall)的規劃。真突兀的是,這些結構體多少影響了那些曾經被德軍地毯式轟炸的城市內的新建築設計。

驚嚇了新想法

單單這個不幸的關聯性就使得粗獷主義普遍不受歡迎;當然還有其他可理解的原因。這類新建築出現在「憤怒的年輕人」時代,無論在文學、戲劇、電影與「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中出現,都應該要出乎意外的新穎。但它與全球性風行一時的市中心再發展概念同時出現(事實上,兩者通常被畫上等號),並與城裡的車道、水泥高架道,以及愚蠢的商業再發展計畫,牽手成為共犯結構。更甚的是,在灰色的天空下,清水混泥土看起來特別鬱悶,在雨中迅速變髒,且不知道為什麼,粗獷主義結構體成為憤青街頭壁畫的標的物。

那些在陰冷、灰色的氣候下,將清水混泥土用到極盡,並勇敢嘗試新形式的建築師們,同樣看見新機會,利用新材料創造令人驚喜的新天際線。巴比肯屋村(Barbican)的屋頂線之美,猶如在1950年代呈現出18世紀約翰·凡布魯(John Vanbrugh)與尼克斯•霍克斯穆爾(Nicholas Hawksmoor)的英國巴洛克建築。該屋村是倫敦市法團(Corporation of London)的大氣魄住宅發展計畫,位處於1941年遭到納粹德國空軍轟炸的巨大災區,由張伯倫、鮑威爾與本恩事務所(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設計。建築形式優美,看起來粗獷,但卻非常優雅,成為建築史的重要參考。它尊重鄰近克里斯多佛·雷恩(Christopher Wren)設計的聖保羅大教堂,同時多少還可以看到中古世紀教堂的影子。在許多大膽激進的拆除粗獷主義建築群聲浪中,如位在普茨茅斯的三角帽購物中心,巴比肯屋村實至名歸地在2001年被列入保存清單中。


位在倫敦的巴比肯屋村,被視為粗獷,但美麗的建築群。(照片來源: Getty)

像英格蘭遺產委員會(English Heritage)這樣的單位也跟粗獷主義曾經有過矛盾關係,該委員會接受數棟粗獷主義建築的襲產登錄申請,如巴比肯屋村,位在謝斐爾德(Sheffield)的帕克希爾住宅群(Park Hill),以及傑佛森•謝爾德建築師事務所(Jefferson Sheard Architects)設計的摩爾街(Moore Street)變電所,但也拒絕過其他申請,如最著名的海沃藝廊(Hayward Gallery)、三角帽購物中心,以及Trinity立體停車塔。該委員會的執行長西蒙·瑟利(Simon Thurley)在去年《Brutal and Beautiful》巡迴展覽中提到: 「英格蘭遺產委員會在許多方面是具有爭議性的…許多人仍舊將該世紀的建築視為巨大醜陋的水泥體,有些則被視為建築設計史中的最佳典範。」

或許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出類拔萃的當代建築師拉斯頓爵士(Sir Denys Lasdun),這位登陸諾曼第海灘作戰,並在戰後意圖開創受大眾歡迎,且新穎、大膽建築風格的建築師,即使非常善於使用清水混泥土,仍舊一再強調他「並非粗獷主義者」。雖然今日我們很難相信,巴洛克與哥德式建築形式曾經是嘲諷字眼,但任性的粗獷主義最後經得起爭議性標籤的考驗嗎?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字: 喬納森·格蘭斯(Jonathan Glancey)

原始文章/圖片來源: BBC

翻譯: SHUYI WANG


本篇文章部分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文章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且儘量能註明出處與原作者,惟有時轉寄多次,可能原作已不復查證,故未及時註明,尚請原諒。如未予註明作者,或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請立即告知,將立刻處理。
獲得更多生活樂趣與資訊【加入岱嵐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