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嵐創建-媒體報導】2023/03/21 Taiwan Tatler 網路雜誌報導
感謝 Taiwan Tatler 報導
—
能幻想還能化為現實,岱嵐創建總經理楊晴嵐年幼時原來想學藝術,最後卻因為家業改讀看似較「實用」的建築系,如今馳騁商場的她時常與數字和工地為伍,卻不曾忘記她的藝術之夢,平時未能盡情施展的才華都在她位於新竹的家大鳴大放。–本文出自《Tatler Homes》2023.3月號雜誌。
花豹、長頸鹿、枯枝和奇異花木等,70坪打通的開放空間,一打開門即會被強烈的視覺衝擊,開門見山地揭開連貫的空間敘事。不同於一般人對家的低調設定,楊晴嵐位於新竹的家完全活脫脫像是一座森林劇場,被無窮盡的想像力和生機所環繞,招搖的色彩和混搭的藝品自成端景,每個切片都充滿濃厚故事性,巧搭得渾然天成,令人驚嘆的是,一切皆是源自於她不時會湧現的靈光奇想。
從文學、哲學、設計、心理學等,從作爲隔間的大面書牆上,可以窺見她對於人文的熱愛。她也愛從電影中找靈感,其中,國中時期由狄更斯小說改編的電影《Great Expectation》中,住在滿是雜草的荒廢城堡畫面即讓她烙下震撼印象,進而成為日後她住宅設計的啟發。多年興趣的堆疊也無疑帶給她多方靈感,但她表示不會刻意去模仿,因往往眼睛一閉畫面就會自己跑進腦海。
充滿爆發力的空間
然而,楊晴嵐坦言起初對空間並沒有任何設定,大多都是憑「感覺」,靈感畫面來了,就不會違背它。唯獨希望能以強烈而簡單的色彩如黑、白、紅、藍去定調,除了保留暢通動線和應有機能,其他都是抱持開放的態度。不喜歡一陳不變的她喜歡幾年就換一次窗簾、擺設和東西的定位,空間隨之不斷調整,尤其她隨著時間和生活體悟許多想法也大幅更改,如今也早已和年輕時不愛花草且崇尚極簡的追求大相逕庭。
無論是黑色地板、紅色鋼琴烤漆牆到不鏽鋼廚房等,在過去保守年代看來十分前衛。有趣的是,她的設計理念為最好是極端的「極簡」或「極滿」,兩者都很有爆發力,她認為如果卡在中間、不上不下就顯得太過小心翼翼,只有一點小點綴也缺乏爆發力:「視覺不是漂亮、完美就好,應要有一些拉扯和反差。」不同一般人不敢放太大的物件在家中,她強調:「其實放大的物件反而更能放大空間,讓空間更有張力和視覺重點。」
空間搭配的藝術
若慢慢走近看,空間中充滿豐富細節,來自各地不同時期的記憶被混搭在空間中,紊亂有序,充滿強烈的有機張力。從生日送給自己的蝴蝶水晶花瓶、宗教意涵的雕塑、兒時父母親給予的玩偶、珍奇的藝術藏品、自己拍攝的吳哥窟攝影作品,甚至還有自己親手手繪設計的家具、地毯和自己插的花等,楊晴嵐笑說自己有「視覺的潔癖」,因為平時工作要到處跑,週末就比較常會待在家,靜坐時就會盯著某個角落慢慢調整空間視覺直至滿意。
玩笑說還是會「手癢」忍不住創作的她,因為是自己的家更能盡情發揮,尤其嚮往無上限地創作,好奇究竟可以把居住空間改變到什麼極限?尤其她十分自豪天生對於空間的尺度很敏感,往往用目測或憑感覺就可以精準拿捏,幾乎沒有「失算過」。對物件和家具的搭配也毫不費吹灰之力,往往購買前就已經可以想像如何將其融入空間,看似舉重,實則皆仰賴她平日超乎常人的細膩觀察和感知,即使在開車也不會錯過欣賞被風吹拂的雜草和飛舞的彩蝶。
跳脫在框架以外
儘管工作上必須要嚴謹規劃,但生活對楊晴嵐而言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她玩笑形容自己是「活在框架以外的人」,不會被框架所綑綁,腦海中覺得可行就去做,他也也鼓勵所有人對生活的藝術和態度應有更多想像和放膽嘗試。此外,她認為藝術品在家也不該被「供著」,不一定要擺放當紅藝術家或昂貴的作品,因搭配得好價值就可以凸顯,應選擇適合空間的物件,她強調:「你要能掌握空間,而不是去配合物件,也不用完全遵照設計師的想法應放入自己的東西。」
沿著廊道走去,具有穿透感的書牆優雅定義了空間機能,從餐廳、客廳、臥房、更衣室到浴室,都被夢境般的的自然叢林的語彙貫串,搭配流露出海洋氣息的廚房,每一個景深都被自然毫無違和連貫。其中,位於中心的下凹式客廳沙龍,更完全實現了《仲夏夜之夢》般的劇場感,她時常喜愛躺在客廳沙發上,想像眼前每一隻動物兀自搬演和互動,體會到無窮生命力。
隨興自在的生活態度
充滿藝術感的家不只美觀,更反饋她許多的靈感,儘管物件並非一次收集到位,但隨著時間逐步堆疊成心中理想的樣貌,隨手拿起的每一個物件都是滿載歲月的真切回憶。雖然有些人會認為為什麼浴室不像浴室?廚房也不像廚房?甚至懷疑豐富的裝飾會影響日常,但她強調這裡看似隨性但是該有的機能一應俱全,平時她空間使用上也毫無次序分別,每一個空間都十分享受。
這份隨興、彈性的藝術也實踐在他的生活之中,許多事物的聚合都講究「緣分」,隨著感覺被引領。生活中隨機遇見的觀察,往往也成為她佈置的靈感,連窗邊蝴蝶和瓢蟲都成為設計的繆思。儘管生活十分忙碌,但是她仍為自己保留了陽台邊一個可以冥想的私密角落:「只有你放空的時候,各方面的靈感和解答才會進來。」面對工作上的疑難雜症和生活,她透過學生時期即練就的靜心本領,擁抱更靈明的感知,讓美可以自由流動在家中,不在再輕易被陳規侷限。
–本文出自《Tatler Homes》2023.3月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