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看看~】詹姆斯•特瑞爾的《Aten Reign》作品
【來去看看~】詹姆斯•特瑞爾的《Aten Reign》作品
展覽介紹
自從1960年代以來,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已經創造出無數的藝術佳作,對光線的感知與特質,提出非常具有深度的解釋。他運用這些精緻化的正式語言與相當靜默、幾乎虔誠敬畏的環境,透過裝置藝術作品盛讚發光體的光學與情感效果。
1960年代中期,當特瑞爾居還住在南加州地區時,已經開始對光線與空間的律動關係產生興趣,他亦是最早取材這兩種因子的藝術家。他的藝術理念是建立在早期的感覺剝奪(sensory deprivation)研究結果,特別是超感知覺全域效應(Ganzfeld effect),觀者在其中會體驗到顏色的無方向性與不受控制,基於此,他的藝術創作本身鼓勵反身性視象,他稱之為「看見自己看見(seeing yourself seeing)」。在這個狀態下,人們會開始感知到身體五感的功能,以及光線作為實質物質的功能。這類的感知性思考不僅與自然世界有很深的關係,同時引發他將創作朝天象活動發展的興趣。後者充分地呈現在特瑞爾1979年開始著手的作品《Roden Crater Project》, 這個傑出作品位在亞利桑那州旗桿市附近的死火山,目前仍持續進行中。
這次的展覽是繼1980年之後,特瑞爾在紐約博物館的第一個個展,展出主題以藝術家過去50年來的主要試驗性成果為主,專注在他對感知、光線、顏色與空間的實驗摸索,以及特定基地在他的實驗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次展覽的作品包括博物館本身所擁有的Panza收藏品,以及外借的作品,企圖讓觀賞者了解藝術家對光線的最初想法。除此外,此次展覽的中心作品是藝術家2013年的創作《Aten Reign》,它是專為古根漢美術館所創作的重要新作品,讓大家重新想像萊特的經典建築圓頂大廳,是特瑞爾三維發光的作品《Skyspaces》系列之一。展覽在夏至開幕,以變換的自然與人造光線,加上既定的強烈顏色,佈置在美術館的中央中庭,創造出一種自發性感知經驗,展現光線的質感。
《Aten Reign》作品
《Aten Reign 》是特瑞爾專為2013年古根漢美術館個展創造的新藝術裝置主題,運用他一貫的全面性、大尺度作風,徹底將美術館轉型。這是第一次參訪者從下方欣賞萊特設計的大圓頂,如同空間量體在頭頂上方流動,而不是以視覺性穿透空間的方式互相對看。圓頂中庭內,除了藝術家用來彰顯與加強空間發光特質所需的結構物外,沒有任何其他物件。在這個作品中,特瑞爾創造出一種與建築相遇的全新方式,將參訪者的眼光從建築邊緣拉到室內中央,並將空間形塑成他所謂的「用光線創造的建築空間」。
這個藝術裝置包括五個由LED燈排列組合而成,相互扣連的錐形體,形成連續、有顏色的橢圓形圈圈,圍繞著中庭空間,呼應美術館環館帶狀斜坡道的紋路配合。白天的光線從美術館的開口處瀑瀉,照亮懸掛在天花板的大型結構物的最底層。一如藝術家以往的作風,製造藝術裝置效果的儀器設備多是隱藏看不見的,期望參訪者藉由自己的感官來詮釋他們眼中的作品。這個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引發參訪者在公共空間內冥想,企圖讓參訪者重新與美術館創建的原始概念相連結,感受建築建造之初,古根漢美術館的第一任館長與非物質藝術創作提倡者西拉•瑞貝(Hilla Rebay)口裡所形容的「精神的殿堂」。
早期作品
1966年特瑞爾搬進位在加州海洋公園市的某建築,該建築之前是曼德特旅館(Mendota Hotel)。在此,他開展一系列新的作品創作,探索光線操弄空間感的方式,並依據結構與感官效果的相似性,將光線歸類整合成群組。1967年的作品《Afrum I (White)》是特瑞爾早期作品《Cross Corner Projections》系列之一,參訪者看到一個方型發光體在房間角落浮游,一開始是個實體,靠近檢視後,變成簡單的光平面。相反地,1967年的作品《The Single Wall Projection) Prado (White)》則使空間消失,消溶牆面,創造一條通往後頭未知空間的走道。1968年的作品《The Shallow Space Construction Ronin》則與之前的效果相反,直接射出光線,猶如一道垂直的建築裂縫出現在堅實的平面上,使得黑暗的牆面消失。
1974年,特瑞爾離開海洋公園市,搬到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市(Flagstaff),在Roden Crater開始發展全新系列的光線空間與自然氣象觀測所。同時,他繼續為藝廊空間進行裝置藝術設置,包括空間分割工程。這些作品包括1976年的《Iltar》,創造出數種想象的可能效果,像是一個有色的平板懸掛在牆面上、一個模糊的空間,亦或是一個進入不同空間的開口。除此外,特瑞爾也開始紙上創作的工作。他運用蝕刻技術,探索光線在凹版腐蝕製作技術影響下的效果。1989–90年的作品《First Light》是在墨黑色環境裡投射白色幾何造形,造成光芒四射、有力的真實裝置。這是他的第一個投射計畫,正式創作形式轉變的開始。
早期作品的其他影象集錦
《Roden Crater》作品
《Roden Crater》位在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市東北方,是個典形錐形死火山,舊金山火山群(San Francisco volcanic field)之一。在這個計畫開始之前,特瑞爾花了七個月的時間,乘坐直升機在美國西部地區尋找一個大型新基地,進行地景計畫。1974年,藝術家終於選中這個位在沙漠裡,600英呎高,形狀猷如環形碗,且符合計畫需求的死火山 – 羅丹火山。在1979年之前,他已經開始一系列的地下空間與通道計畫,透過精巧安排,與天象時節配合,讓人重新與太陽、月亮與星星等產生直接又深澳的連結,重新理解人類知覺地點與宇宙的關係。當計畫完成時,裝置內容將會包括特瑞爾每個主要裝置計畫形式的範例,形成一個大型肉眼觀測所。羅丹火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可以接收並放大自然的發光體。《Roden Crater》計畫是特瑞爾最顯著的創作,猶如一個現代基地,一般人可以自由地前往參觀,就像朝聖一樣,在一個古代的自然景觀內經驗四散發射、具有力量的光線。
詹姆斯·特瑞爾~生平介紹
特瑞爾於1943年出生在洛杉磯,母親是貴格會教徒,父親是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特瑞爾畢業於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專攻心理學與數學。之後在克萊蒙大學(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取得藝術碩士學位。自從1967年特瑞爾在巴沙迪那美術館(Pasadena Art Museum)的首次展覽後,他的作品普遍受到讚賞,並受邀參加過無數展覽,讓他有機會在逐漸成氣候的光線與空間運動藝術類別,建立領導人的地位。之後,他開始在許多主要的展場展出作品,包括1976年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1980年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1982年以色列博物館(the Israel Museum, Jerusalem)、1984年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1998-1999年維也納應用藝術博物館(MAK, Vienna)、2002–03年床墊工廠現代美術館(the Mattress Factory, Pittsburgh)、2009–10年德國沃爾夫斯堡福斯汽車博物館(the Kunstmuseum Wolfsburg, Germany),以及2011年的第54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除了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休士頓美術館(the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與2013年夏天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的展出外,特瑞爾正在馬里蘭州伊斯頓市的the Academy Art Museum展出個展。他的作品亦是多個美術館的公開館藏,包括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London)、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休士頓美術館、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以及以色列博物館。特瑞爾已經在美國、歐洲與亞洲創作超過70個以上的《Skyspaces》,該作品首次展出是1974年在義大利瓦雷澤市(Varese),它是現代藝術收藏家Giuseppe Panza di Biumo公爵的家鄉,因此,意義非凡。
《Aten Reign》作品~影片部份
在這個影片中,詹姆斯·特瑞爾與策展人Carmen Giménez與Nat Trotman討論光線、感覺與基地在他的作品中的相互關係。
James Turrell個展是由紐約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與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休士頓美術館合作完成。
James Turrell展的領導委員會感謝以下單位的大力支持,包括 Lisa and Richard Baker、Pace Gallery、 Almine Rech Gallery、Fundación Almine y Bernard Ruiz-Picasso para el Arte、425 Park Avenue/Simone and David W. Levinson,以及所有不具名的單位。
同時感謝Affirmation Arts Fund提供的額外支援。